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记者 刘金平) “水生态修复后,河里那片看起来油腻腻的‘绿漆’没有了。”昨天,望着窗外洁净的河面和两岸成排的绿树,家住道墟街道的陈如英开心地说。
我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14年以来,共计投入120多亿元开展全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河道整治、水生态修复、生活工业污染整治、防洪排涝治理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以全域水治理为契机,加快重点工程建设,以再造半条“母亲河”的决心,总投资9.55亿元完成虞北平原滨江河—沥北河整治工程,城区主要河道水体单次循环时间缩短三分之二;加大曹娥江综合开发力度,建成总投资10.7亿元的“一江两岸”三期工程,成为展示上虞城市建设的核心景观。
为巩固全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今年,我区深入开展“河湖长制智慧监管”系统开发建设。围绕“既治理又服务”的改革主线,联通7个部门13大类涉水业务数据,开发水环境监管、水污染防治、水安全保障、水域岸线治理、水生态修复5大高频场景,构建起涉水信息全网覆盖的动态监管体系和涉水问题一体督办的闭环处置机制,着力打造高颜值好气质的一流营商环境,持之以恒建设浙江省营商环境最优区。
打开“河湖长制智慧监管”系统移动服务端“上虞河湖掌”,这里集成了居民投诉、信息发布、河长巡河和污水零直排运维4个模块,为百姓提供可感知、可参与、可反馈的开放式治水平台。一旦有居民投诉,系统会精准获悉同步派单进行事件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反馈到移动端。居民陈燕通过手机“浙里办”的“上虞河湖掌”反映城区某隔水池污水溢出,不到一个小时,责任单位就派人解决了这一问题。陈燕高兴地直呼:“有了‘上虞河湖掌’,不仅反映问题便捷,解决问题更迅速。”
据介绍,“河湖长制智慧监管”系统通过数字赋能5大场景,集成区内主要河湖、自动监测站、泵站、雨污排放口、预处理设施、生物多样性等各类数据,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一窗监管”,彻底改变了原来全人工和部门分条、分块的低效管理流程,提升了协同指挥、实时调度和处置的效能。通过对事件数据的自动化收集、智能化分析、一朵云派单、移动端反馈,让涉水事件可预警、可监管、可溯源,实现了治污、防洪排涝、供节水“五水共智”,提升了治水工作的科学性、高效性和经济性。
水清、河净、景美。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大批高大上投资项目落地开花,上虞迈上了高质量发展新跑道;曹娥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曹娥江国际龙舟大奖赛、曹娥江中外名校赛艇挑战赛等一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纷纷在此举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