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记者 王淋玲 通讯员 陈航) 连日来,我区高频次开展防汛防台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针对虞南山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特点,着重强化地质灾害治理“七张问题清单”整改,以风险排查、地灾预警、宣教演练、救援力量、物资储备“五个到位”,打好汛前“准备仗”,下好防汛“先手棋”,牢牢把握地质灾害防治主动权。
在区防指办的统筹指导下,我区重点对虞南山区高中易发区乡镇展开地灾风险调查评价,及时获取人口、房屋、基础设施等重要承灾体致灾阈值信息,为风险防控提供量化依据。截至目前,共收集有关信息181条,覆盖面积1361.3平方公里,采集数据将同步上传至浙江省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数据库,便于“一图演示”地灾风险区域,及时掌握隐患底数,加强可视化指挥调度能力。
为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响应速度,今年我区新建10处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实验点和地灾预警平台,通过在山区人口相对集中区域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安装无线简易雨量报警器,加强灾害风险点监测数据信息共享。“梅汛期间,我们通过平台预警、手机APP、电话、浙政钉预警群等手段及时向乡镇责任人、群测群防人员和群众推送预警消息。累计发布黄色预警2次,预警信息500余条,APP预警预报8次,并下发地质灾害风险提示单2期,激活镇村两级应消组指令250余条,切实筑牢了基层防汛防台的‘首道防线’。”区防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我区进一步完善全区181个地灾风险区“一区一预案”,要求每处防范区在汛期前演练“至少跑一次”,确保群众熟知避险转移路线和避灾安置场所,有效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依托社区应急体系改革,系统整合全域7700余名村社应急突击队响应力量,健全村社基层应急消防工作组运行机制,实现“141”智治平台“一本账”管理。近年来,我区还先后投资2400余万元建起“快响直达”的应急救援网,新增综合应急消防救援站14个,招录应急消防救援队员240余名,统筹调度来自交通、建设、水利、社会等领域的55支共2388名专业救援力量,切实提升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全面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突物资储备,我区已提前完成全区360个村社防汛防台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区、镇物资暗访、自查,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据统计,目前,区级层面已储备55台发电机、88台排水泵、15辆800方以上排水车、58艘橡皮艇、1.74万只编织袋、3万方砂石料和1660平方米土工布等抢险物资。
此外,我区还积极探索数字化管理应用,依托“上虞区应急物资智慧管理系统”,在全市首创防汛防台前沿分指挥部,将指挥体系、应急物资、救援力量前置至章镇、丰惠救援站点,确保各级救援物资实现全域一体化管理,可在第一时间调配至受灾地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