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科技创新吹响农业“双强”集结号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虞城快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科技创新吹响农业“双强”集结号

转载 高琴2023/08/22 13:25:5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10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也在不断地向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科技强农已经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自全省推进农业“双强”行动以来,我区作为农业大区,主动扛起产粮大县担当,牢牢聚焦农业“双强”主跑道,围绕强化政策支持、坚持改革先行、引育乡村人才,保障“双强”落地见效;围绕打造种业高地、坚持数字赋能、建强农业平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围绕提升农机水平、助力企业研发、布局农事服务,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围绕推进重点项目、深化院地合作、创优农业品牌,打造上虞强农标志。2022年,我区荣获浙江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列入全省农业“双强”攻坚试点县,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入选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实践试点。

 

  突破创新,加快推进种业跨越式发展

 

  日前,随着“双抢”农忙时节的结束,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的300万公斤早稻种子也全数入库,为来年服务春备耕打实了基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确保粮食安全要从种源安全上寻找支撑。今年7月,记者从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获悉,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2023年度超级稻确认品种中,全国共16个水稻品种入选超级稻确认品种,该公司自主培育研发的“舜达135”早籼新品种榜上有名,成为绍兴市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品种。

 

  从一开始在本地小规模生产、经营种子或从嘉兴地区调入良种供应各生产队种子生产田用种,到后来在省内多地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实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种子,再到与科研院所合作自主研究开发水稻新品种,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一路壮大发展成为了省内供量最大的常规稻麦种子生产经营企业。

 

  每年春备耕期间,到该公司订购早稻种子的农户络绎不绝。对于购买种子,他们有着同样的体会:“自己家门口的种业公司,不仅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且种子的质量我们也放心。”

 

  目前,该公司已拥有一家科学研究所、一家专业合作社、6个直属种子供应站,2021年成立院士(专家)团队工作站,在省内多地设立分公司,省内种子代销网点达45家。在绍兴市内及周边建有500亩育种创新基地和2万余亩种子生产繁育基地,与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培育成功常规早籼稻新品种4个、晚粳稻新品种2个。

 

  机器换人,给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植保无人机飞防除草,不但杀虫效率高还省时省力,每次可装载30公斤药水,飞行1小时就可完成50亩农田的植保作业,药物喷洒均匀,不仅能保证用药成效还能节约20%的用药量,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安全。”近日,上虞区戴氏家庭农场负责人戴志鹏正忙着用无人植保机给自家田头的晚稻喷洒农药。

 

  目前,水稻生长进入破口期,是防治纹枯病、穗卷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最佳时期。在我区的田间地头,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缓缓飞起,匀速往返水稻田间喷洒农药。装药、起飞、喷洒,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伴随着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传统农业的耕种模式早已退居幕后,现代化农业机械像春燕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20多年粮食种植经验的三丰富硒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厉高中告诉记者,他的粮食种植生涯从一台手扶拖拉机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如今合作社已拥有80余台套现代农业机械,粮食生产完全实现了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生产。除了种好自己的4500余亩良田外,还能服务周边农户良田面积达1万亩以上。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目标,加快“机械强农”步伐,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促进现代农业高速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区水稻综合机械率已达90.09%

 

  院地合作,为科技强农装上最强“引擎”

 

  近日,位于丁宅乡的农创智谷无人农场内,运输机器人来回不停地穿梭,搬运基质、肥料,一旁的工作人员通过中控平台操作水肥一体化系统给农场中各类植物施肥。“无人农场设有数字植物工厂区、果蔬新品种种植示范区、数字农业与智能装备展示区等,未来将打造成为我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数字农业工厂。”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74日,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劳红武率相关研究所专家赴我区开展“问需于基层”活动,调研农业“双强”项目进展,捕捉产业发展需求,回应基层所需所急所盼。在农创智谷,劳红武一行走访了智能无人农场,察看了省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的高光谱植物生理、养分、病害检测分析平台,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草莓植物工厂等院地合作项目进展情况,并对农业主体们提出的相关需求一一给予回应。

 

  劳红武一行来虞开展工作只是“院地合作”中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我区与省农科院开展合作以来,共开展了三轮院地合作,签约项目37个,涉及项目资金2600余万元。合作期间,共计编制“三农”综合性或专项规划5个,引进或筛选适宜本地的粮油、水果、蔬菜、水产等优良新品种60余个,制定推广各类标准化种植和病害防治防控关键技术20余套,合作的各类农业主体近50个,示范带动辐射面积超5万亩,开展各类培训会和现场观摩会等40余次、累计培训约1500人次。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三农”现代化发展基础全面夯实。省农科院作为我省“三农”领域最前沿、最权威的综合性农业科研院所之一,我区通过创新深入与省农科院开展“院地合作”,借助“外脑”加持,不断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设计、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预期成效,持续擦亮“三农”高质量发展金名片。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