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智慧工地”助力总部楼宇如期“冲”出地面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虞城快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智慧工地”助力总部楼宇如期“冲”出地面

转载 高琴2022/05/23 14:03:3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341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本报讯 (记者 冯楠 通讯员 余军江 张艳超) 塔吊灵活运转、工程车来往穿梭,工人们在各工点紧张有序忙碌,记者在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总部大楼——舜德大厦看到,自完成正负零板浇筑,5月1日“冲”出地面后,大楼“生长”速度肉眼可见,几乎一周一个样。

  “以周为单位,每一天的施工任务都能安排得明明白白。”5月21日下午,舜德大厦项目技术员章金城轻点一款手机APP,调出舜德大厦项目页面。只见上面显示:5月1日出正负零,正常完成,距结构封顶计划还有193天,总工期延迟0天。再一转一点,每个工点的施工“直播”也随之跳转……跟随其指尖游走,记者看到,从人员配置、安全管理、物料管理情况以及当下每个施工段如一层基坑周边排水沟砌筑、场地平整,二层面混凝土浇筑等实时进度,均一目了然。

  融入数字管理,打造智慧工地。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数字化”加盟,不仅让整个现场施工管理变得可视可测可控,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还能利用提前制定的应对措施,优化施工方案、消除施工隐患,减少成本、节省工期等,对保障工程顺畅施工意义重大。

  去年12月,我区突发疫情,刚开工不久的舜德大厦项目施工一度停滞。如何用更少时间把因疫情耽误的工期科学地追回来?在复工前,针对推迟长达20天的打桩施工阶段,项目部借助进度系统,依托前期的工程机械、材料供应、人力资源等强度数据支撑,提前研究制定纠偏方案,并依托BIM施工场景功能,对桩基行走路线和施工空间进行模拟组织运作,比对出最优方案。在实际施工中,项目部通过增加2台钻孔桩基、12个作业工人,分两班昼夜连续操作,最终用10天时间将工期顺利追回。

  实际上,在舜江建设集团,“智慧工地”如今已在其重点项目实现全覆盖。“过不了多久,这很有可能会成为区分企业能级的一条分水岭,甚至项目招投标的一道门槛。”集团直营部总经理何柏灿表示,“智慧工地”相当于把一个相对开放粗放的工地变成了一个个彼此贯通的精细化流水线生产车间。它的推广应用,既是建筑企业积极拥抱智能化改革,扩张业务版图、保持自身健康运营、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也是整个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据了解,舜江建设集团自2017年初尝部分施工环节的数字化管理甜头后,由浅入深,直至借助专业外力,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量身开发了自家的“智慧工地”系统,实现了从施工投标制作到现场施工的闭环式高效管理。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