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年来,区卫健局着力加强体系建设、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拉起免疫规划、慢病防治、健康干预等一条条“健康线”,加快进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拥抱互联网为居民健康撑起保护伞。
齐抓共管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请扫场所码。”“我需要下车测核酸吗?”“行程码点开,让我看一下。”10月9日,在小越高速路口,不少返虞市民将车辆停在路边,下车进行核酸采样。在绍兴东站,记者看到,随着一列列车抵站,旅客在志愿者引导下,有序分流出站,严格落实“落地检”。
记者从区卫健局获悉,截至10月8日晚,我区10个高速卡口和1个高速服务区共采集核酸采样97455人次;铁路、长途客运共采集核酸24626人次。10月1日-8日,全区共采集核酸2067579人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涉及各部门,甚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我区经过多轮演习,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应急处理机制,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能快速精准、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把危害遏制在最小范围。
目前,我区已成立卫健和公安流调溯源专班,共计人员174名,已常态化开展流调溯源工作。全区369个社(社区),共配置473辆转运车(小型车辆),储备采样管83万个,采样拭子959万支,超过全员78万人口3轮检测量;同时,全区配备183台PCR设备,日检测能力19万管,全力守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以民为本
加强基层便民医疗服务
“医生,我的药到了吗?”“医生,这里伤膏有没有?”每周二下午,在梁湖街道古里巷村文化礼堂内总会吸引不少村民前来求诊配药。每周二的巡回门诊室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我区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造“20分钟医疗服务圈”。目前,全区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8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含二院),乡镇卫生院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6家,村卫生室92家。今年新增巡回医疗点10个,共有巡回医疗点(驻村工作室)28个。设基层急救分站4个。
同时,区卫健局深化医共体建设,发挥医共体牵头引领、同质管理作用,实施骨干下沉,建立常态化排班机制,医共体总院每年下派各类技术骨干到基层坐诊7000余人次。在此基础上,区卫健局不断推进联合病房建设,已建设完成人民医院-丰惠中心卫生院康复病房和中医医院-东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面修复中心。
在丰惠镇中心卫生院,每天上午,前来针灸的患者络绎不绝。区卫健局挖掘中医药资源,加强中医药服务,完善“15分钟中医服务圈”,实现全区公立医疗机构中医馆(诊疗区)全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6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87%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整合服务
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区卫健局不断加强慢性病防治信息化支撑与应用能力,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慢性病一体化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从“以病种为核心的单病管理系统”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系统”。
同时,区卫健局在全市率先开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约诊疗服务和签约家庭医生预约诊疗服务,全区号源提前三天100%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患者开放,实现智慧结算全覆盖、电子发票全覆盖、数据共享全覆盖、5G卫生专网全覆盖,构建起“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服务惠民、方便快捷”的基层信息化服务体系。
目前,卫健系统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为全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健康管理,对存在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给予医学指导;为全区孕产妇提供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健康、产后常见问题等健康指导,对其进行全程追踪与健康管理,为孕妇建立母子保健手册;为全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健康评估、体格检查等指导服务,截至9月底,已为15.63万名老年人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健康体检91236人。
各基层医疗机构在专业机构和医共体总院的统筹部署下有序推进各项民生实事筛查工作,截至目前,4项免费筛查任务在全市率先完成3项(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25000人、老年痴呆筛查25100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1500人),前列腺癌筛查完成率1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