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接力救助的秃鹫踏上“回家路”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虞城快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接力救助的秃鹫踏上“回家路”

转载 高琴2023/04/08 13:08:4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6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本报讯 (记者 冯洁娜 通讯员 苏紫瑶) “秃鹫一直在往西北方向飞行,4月初已顺利飞抵河南省。”昨天,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虞分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马佳清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会查看定位系统传回的讯息,发现秃鹫正一路向西,离真正的“家”越来越近了。


  今年2月,本报曾报道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秃鹫受伤掉落上虞水塘,在社会各界接力下得到及时救助的故事。这是绍兴地区首次记录发现活体秃鹫,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虞分局立即联系了上级部门专家。专家现场评估后出具救助方案,上虞不是秃鹫的原生栖息区,建议移送至省级救助中心进行野化训练,在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放生。2月16日下午,在上虞照顾13天的秃鹫住进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提供的“豪华单间”。


  在“豪华单间”居住了半个多月,秃鹫精神状态好转,可独立进食,动作也变得有力。在接受全身检查及评估后,专家确认秃鹫恢复健康,符合放归条件,决定在上虞海涂放归秃鹫。“专家认为,当时在上虞发现的,最好还是回到上虞放飞,选择海涂是因为相对开阔,对秃鹫的干扰较少。”工作人员介绍。


  3月9日上午,在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管理中心、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相关工作人员及专家的陪同下,秃鹫又回到上虞。这次,它精神抖擞,由于进行了野化训练,已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为其佩戴了GPS定位器。定位器采用太阳能充电,后面带有天线,可定时将鸟儿飞行所在地的经纬度等信息发回。


  在上虞海涂闸前大道北侧,工作人员将秃鹫放归自然。“通过GPS定位和人工跟踪观察,我们发现,连续一个星期,秃鹫一直在海涂徘徊,当时还有点担心它飞不起来,如果一直留在上虞,没有合适的食物,还是会有危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秃鹫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和其他腐烂动物为食,担心它找不到合适的食物,工作人员隔天投喂肉类,直到确认这只秃鹫恢复了自主觅食能力。


  3月21日,适应野外环境的秃鹫终于展翅飞离上虞海涂,27日定位系统显示到了杭州,28日进入安徽范围,4月初到达河南省,并一直向西北方向飞行。


  资料显示,因种群数量稀少,秃鹫已被列入了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国内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相信这只在省市区接力救助下的秃鹫一定能回到真正的‘家’。”马佳清说。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