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俗话说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这些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中医专家李省让提醒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秋冻”
5类人要注意别冻着
1
心血管病患者
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受寒可引发血压波动和心血管事件发生。
2
慢性肺病患者
受寒可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或加重。
3
糖尿病患者
受寒容易感冒,会发生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
4
关节病患者
受寒会出现关节疼痛或疼痛加重的症状。
身体上4个部位不能冻
1. 头部
中医认为,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晚秋温度低、湿度大,凉风猛吹额头会使寒邪入侵。
其危害可能会导致头部血管痉挛,引起感冒、偏头痛、血栓脱落,甚至脑梗。
保暖建议
1、洗头用热水,千万别用冷水洗头。
2、早晚风大时,出门可以戴上帽子,防止头部受冻。
3、经常感觉手足冰凉,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应该引起重视。
2. 颈部
颈部上连脑袋下接躯干,受凉后会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可诱发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风从项后入”,脖子后面最容易受风,是风邪侵入的漏洞。
保暖建议
1、 天气转凉,早晚温差较大,可以选择一条轻薄的围巾,既能起到保暖作用,也不乏时尚。
2、晚上睡觉前,可以用温热的毛巾热敷颈部,但毛巾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灼伤皮肤,热敷完后一定要擦去多余水分。
3. 腹部
秋季胃肠道疾病多发,多和腹部受凉有关。肚脐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肚脐一着凉,腹泻、肠炎、消化不良等,就都找上来了。
保暖建议
1、穿衣不要露肚脐和腰。
2、如果需要早出或者晚归,随身带一件轻便的小开衫。
3、如果已经受凉,家里有艾条的可以艾灸神阙穴。
4. 双脚
中医认为,脚为人之根,人体的 十二经脉中有 6 条始于足部,这些经络是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和贯穿人体上下的通路。所以脚受凉也就是整个身体都受凉。
保暖建议
1、晚上尽量多泡泡脚,解乏、安眠,还能祛寒。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人现在开始泡脚,更有助于积攒阳气。
2、揉揉涌泉穴。涌泉穴是养生要穴,经常按按,能降压、安眠、补肾、暖脚。
秋季养生“3步操”
1、搓鼻
【穴位】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法令纹)中;印堂穴,两眉头连线中点。
【操作】两拇指指腹互搓,至指腹微微发热,将两拇指指腹放在迎香穴上,轻柔地推向印堂,以舒适为度。
【功效】缓解鼻干、鼻塞、流涕等不适。
2、摸喉
【穴位】天突穴,位于颈部,胸骨上窝中央;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中庭穴,位于胸部,胸腹接合部(即胸部和腹部交界处)中点。
【操作】食中二指并拢置于天突穴上,顺时针轻柔按摩,再沿任脉经过膻中穴,推至中庭穴。
【功效】顺气、润肺、降气。
3、捶背
【穴位】取督脉、膀胱经循行后背段。督脉位于背部脊柱正中线;膀胱经位于督脉旁开1.5寸、3寸(四指横宽为3寸),两侧各二。无须精细取穴,后背正中线及旁开四横指宽范围内均匀拍打即可。
【操作】手握空拳,垂腕放松,前臂带动手腕运动,分别沿督脉与双侧膀胱经,从上至下轻捶背部。注意手法轻柔,勿忽使暴力。
【功效】通督脉、顺气、润肺、排痰。
该操可于晨起、睡前各做一次,每次来回搓揉(拍打)20次即可。
专家推荐
往期回顾
国家中医儿科/康复区域诊疗中心-儿童脑病大型会诊暨康复救助指导,10月7日相约西安!
“这一天,我有翻倍的快乐!”全国第N个名叫“国庆”的医务工作者
62岁男子“感冒”一周后去世!医生提醒:这6种症状出现后,请第一时间去医院!
(图文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