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记者 赵晶晶 通讯员 王凌峰) 时代在飞速发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仍有一些匠人在坚守老手艺。在丰惠古镇,有一家传统木工作坊,每每路过这里,都会看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箍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俞海深正聚精会神地箍制木桶。
说到箍桶,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不会感到陌生。在旧时的大街小巷中,箍桶匠晃晃悠悠地挑着箍桶担子,一遍一遍地喊着“箍桶哉,箍桶……”现在,好些生活用品采用了塑料、不锈钢等材料,箍桶匠的吆喝声也留在了过去。
俞师傅的木工坊在丰惠开了有年头了,聊起手艺,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向记者展示摆放在柜台上的样品。“别小看这样一个木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共有40多道工序。以前,不少丰惠人家中洗脸的、洗脚的、做饭的木桶都出自我的手艺。”俞师傅一脸自豪。但是说到现状,俞师傅又有些落寞:“我总共带了20多个徒弟,但现在都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了,只剩我这个70多岁的老头子还在坚持,不过好在政府支持我们这些传统手艺发展,现在我不仅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前不久,我的店铺还被确认为‘浙个好’品牌了。”
据了解,俞师傅提到的“浙个好”品牌,源于浙江省组织的一项评选活动。该活动从全省700多万个体工商户里,评选出一批在诚信经营、产品品质、服务标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示范标杆,旨在带动更多个体工商户积极争创和维护品牌。首批评选中,共有218家民宿领域和112家非遗领域的个体工商户入选。俞师傅的“海深园木加工店”成功在700多万个体工商户中脱颖而出,成为112家非遗行业个体工商户中的一员,是我区唯一入选的非遗个体工商户。
现在,随着丰惠古镇的推广,游客增多,像俞师傅这样的非遗传承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游客来古镇游玩,会选择带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手工制品回家。俞师傅的老店有“浙个好”品牌加成,更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充分挖掘个体工商户潜力,以“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为契机,以“分类帮扶、激发活力、服务发展”为主题,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市场监管+金融”赋能滴灌、个体劳动者技能富业、“放心消费‘浙’里说”、赋能“名特优新”类放心消费单位、个体工商户电子计价秤培训宣传、个体工商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等举措,持续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难题,促进提升发展,推动个体工商户“多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截至目前,全区已经有‘名特优新’个体户175家,其中3家入选‘浙个好’品牌,另有多家个体工商户已经转型成公司,走上了做大做强的道路。”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对个体工商户开展走访调研、座谈慰问、法律咨询、招聘用工等各项服务活动,做好政策传达、需求收集、融资扶持、上门服务、技能提升等工作,并集中推出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政策效果好的帮扶措施。